清至民国时,兰州人称结核病为“窝窝子”病。1950年前,兰州15 ~ 20岁青少年中结核病感染率100% ,城乡出现结核病户和结核病村。又据民国35年( 1946年) 7月疫情报告称“皋兰县源泰乡人民结核病死亡甚多,经逐户调查主要起因为日常食物不足… … ”当时卫生行政部门对结核病的危害已有所认识,但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基本是空白,公立及私立医院均未设专科病房和专业医生。只是在普通内科有不固定的几张结核病床,收治极少数的病人。高素质的结核病防治专业队伍是《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的关键。通过培训提高了人员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