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672.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皮肤温度变化

在临床工作中,监测皮肤温度是评估交感神经功能障碍较为简单有效的方法。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几种类型坐骨神经损伤后双侧后肢的一系列皮肤温度改变,采用的SD大鼠损伤模型包括:完全切断和结扎模型(CTL)、挤压伤模型(CRI)和慢性缩窄性损伤模型(CCI),并进一步通过多种评估方法探讨其中的机制。回归分析显示,脚底面和脚趾的Δ T仅受到足底肌肉内CMAP波幅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坐骨神经损伤后受伤部位的皮肤温度受到相关肌肉功能状态的影响。皮肤温度的测量可用于从中、重度外周神经损伤中鉴别出轻度的损伤者,尽管其临床意义可能 ......

——《神经创伤学新进展. 2014》
书名:《神经创伤学新进展. 2014》
栏目:神经创伤学新进展. 2014 > 第五部分 神经创伤相关研究
作者:张赛 李建国
参编:涂悦,程世翔,刁云锋,马铁柱,王鹏
页码:29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