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拉沙热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拉沙病毒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进入淋巴系统和血液循环。如通过气溶胶方式受到感染,病毒可在咽部淋巴组织内增殖,出现咽炎症状。此后病毒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感染,累及多个器官,尤其是肝脏。在拉沙病毒感染动物模型中,发现树突状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是拉沙病毒的初始靶细胞,但不导致细胞凋亡,在感染组织局部和区域淋巴结中进行复制后,病毒经淋巴和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广泛播散到实质脏器,包括肝、肾、脾、胰腺、肾上腺、乳腺、子宫、胎盘、生殖腺等多个部位。肾脏呈局灶性肾小球坏死,脾呈现出血,但 ......

——《实用传染病学》
书名:《实用传染病学》
栏目:实用传染病学 > 第十二章 病毒性疾病 > 第四十一节 其他病毒性出血热 > Ⅰ 拉 沙 热
作者:王宇明 李梦东
参编:毛 青,于乐成,万谟彬,王小红,王英杰
页码:666-668
版本:4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