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十二、皮肤血吸虫病

自1946年Fishbom在菲律宾报告1例皮肤型血吸虫病以来,随后国内外文献陆续报道,至今仅70余例,且多伴有其他器官异位损害。日本、曼氏、埃及血吸虫感染,均可引起皮肤异位损害,但应除外埃及血吸虫感染所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皮肤损害。大多脾脏病变是由于血吸虫病引起的继发性脾脏病变(肿大) ,一方面与成虫代谢产物刺激有关,另一方面因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引起门静脉高压和长期瘀血,致脾脏呈进行性肿大,有的病人肿大的脾脏可占据大部分腹腔甚至下抵盆腔,并伴有脾功能亢进现象。涂跃平等报道一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腮腺血吸虫病 ......

——《临床寄生虫病学》
书名:《临床寄生虫病学》
栏目:临床寄生虫病学 > 第五篇 吸 虫 病 > 第四十一章 日本血吸虫病 > 第十一节 异位血吸虫病
作者:邓维成 曾庆仁
参编:张跃云,杨镇,温浩,姜可伟
页码:549-55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