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感染病的未来】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EID的出现主要不在于致病原体发生突变,而在于环境的改变,即正是人类的活动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如人们闯入新生物圈和修建道路,导致这些病毒和病菌在大量人群中迅速传播。因此,大多数在人类中出现的“新”病毒,实际上是在其他宿主中繁衍了几个世纪的“老”病毒。如艾滋病、埃博拉、黄热病病毒最初可能寄生在猴体内。而有些病毒,如一种称之为裂谷热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则存在于牛、羊和蚊子中。汉坦病毒生存于啮齿类动物。然而,一旦大量人群迁入森林,便为病毒顺利传播开辟了道路, ......

——《感染病学》
书名:《感染病学》
栏目:感染病学 > 第一篇 总论 > 第一节 感染病的历史、现状和展望
作者:王宇明
参编:施光峰,宁琴,李刚,于乐成,王宇明
页码:14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