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一)发病机制

病理学及血管造影技术最早揭示了白质损伤的主要病因,是局部缺血引起的脑组织坏死,与早产儿脑血管的发育特点有直接的关系。从大脑前、中、后动脉发出的长穿支在妊娠24~28周出现,延伸到脑室的边缘,保证脑室周围深部白质的供血。长穿支与短穿支间的吻合支在妊娠32周后才开始逐渐形成,由此可知,早产儿生后的一段时间内,供应白质血液的小动脉在组织解剖结构上并未完全发育成熟(图10-11)。早产儿在生命早期难免患有各种严重疾病,如原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暂停并接受机械通气,感染性休克,低血压,动脉导管未闭体循环血量减少,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书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栏目: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第十章 早产儿脑发育和脑损伤 > 第三节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
作者:韩玉昆 杨于嘉 邵肖梅 周丛乐 朱小瑜
参编:王庆红,王来栓,叶滨宾,丘鹏玲,朱小瑜
页码:184-185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