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考:用“脉胀”作为病名代替高血压的中医诊断,可解决临床诊断问题。用“血脉辨证”代替“脏腑辨证”治疗高血压,有可能提高治疗效果。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医诊断问题,中医没有高血压的对应病名,传统用“眩晕”作为病名来解释高血压并不准确,不能代表高血压病因病机及发病规律。为了解决这些临床难题,笔者根据《黄帝内经》关于“脉胀”的论述,试图用“脉胀”作为病名来解释高血压的概念,用血脉理论解释高血压的生理病理,用血脉辨证代替传统的脏腑辨证,以期在高血压的中医诊断、治疗等方面走出一条新路子,达到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