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一、发生机制

肾性水肿的发生机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颇多争论,目前认为可能与下列诸多因素有关:1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时由于炎性渗出物和内皮细胞肿胀、变性、纤维化使肾小球毛细血管管腔变窄甚至闭塞,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而发生水肿。肾病综合征时大量蛋白质从尿中漏出,导致血浆蛋白(白蛋白为主)减少,由于白蛋白分子量较球蛋白小,而渗透压和单位容量内的分子数呈正相关,故血管内的渗透拉力下降,水流入细胞间引起水肿。 ......

——《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
书名:《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
栏目: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 > 第二篇 肾脏病的症状学与检查方法 > 第四章 肾脏病的常见临床表现 > 第三节 肾性水肿
作者:叶任高
参编:阳晓,刘冠贤,许韩师,方敬爱,崔极贵
页码:87-8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