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讨论:

血液回输的历史可追溯至1970年Klebanoff第一次报告应用商业性自体输血装置(Bentley COM)。体外循环心内吸引系统能将失血快速回收,然后回输,提供机体器官有效的灌注,减少血液制品的使用。病例一方法适用于非体外循环的常温或体表浅低温下阻断瘤体两端的胸降部主动脉瘤,大部分腹主动脉瘤及部分胸腹主动脉瘤。副作用:回输血液中激活的凝血因子可导致凝血病,回输血中含有大量的游离血红蛋白也能影响肾功能。但也存在副作用,处理后的红细胞缺乏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回输后有可能加剧体外循环诱导的凝血功能障碍。此两种方 ......

——《体外循环临床实践》
书名:《体外循环临床实践》
栏目:体外循环临床实践 > 第十五章节 约用血和血液保护 > 腹主动脉瘤血液回收 > 【病例2】
作者:龙村
参编:于坤,邓硕增,龙村,冯正义,孙桂民
页码:355-356
版本: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