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一、全身冻伤

全身冻伤是指体温低于35℃以下。由于长期在严寒环境下,身体丢失了大量的热量,致体温过度下降。疲劳、饥饿及酒醉可促使本病的发生。其表现为:开始出现正常生理反应,如末梢血管收缩、苍白,伴有寒战,血压增高,脉搏加快,以后逐渐进入昏迷、肌肉僵硬等。如降至26℃以下,则皮肤苍白、水肿,外表看来像已死亡。可发生心室颤动,最后心跳呼吸停止。对年老、体弱及野外病人,可采用逐步复温法(因迅速复温可致体温“后降”),即将病人置于温暖的房间,用毯子或棉被上下包裹,使体温逐步上升。药物除颤在全身冻伤时通常是无效的,还可能有害。给 ......

——《内科治疗学》
书名:《内科治疗学》
栏目:内科治疗学 > 第十一篇 理化、生物因素所致疾病 > 第二章 物理因素所致疾病 > 第七节 冻 伤
作者:孙明 杨侃
参编:李学渊,欧阳颗,陈服文,丘万服,杜万红
页码:981-982
版本: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