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二、雷击尸体的特点

即电流通过部位的皮肤上遗留的红色或蔷薇色的树枝状或燕尾状斑纹,称雷击纹,又称树枝状纹,是由局部烧伤或血管麻痹所致。雷击多位于颈胸部,雷纹消失较快,有时在死后第一昼夜内即褪色或消失。多见死者头发被烧焦、头部被烧伤,上下肢烧伤也较多见。有时入口像枪弹孔,有时雷电烧伤像裂创,雷击本身又可形成机械性损伤,如头皮下出血、颅骨骨折、颅骨血肿或抛掷跌落形成高坠伤等。项链、耳环、钢笔、腰带扣环等金属被熔化,接触的皮肤有浅表性烧伤。 ......

——《法医现场学》
书名:《法医现场学》
栏目:法医现场学 > 第二篇 各 论 > 第十六章 电击伤亡案件的现场勘验 > 第四节 雷击伤亡现场的特点及勘验重点
作者:万立华
参编:于建云,万立华,马智华,王立军,王德明
页码:183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