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二、心衰血栓形成机制

心衰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可以涉及三方面:血流异常、血管壁异常和血液成分异常。心腔扩大、收缩力减低、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和合并房颤都会使心腔内血流缓慢淤滞造成血栓栓塞。严重心衰患者血浆黏滞度、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血纤维蛋白肽A和D‐二聚体水平升高。NO减少促进单核细胞和血小板黏附在内皮组织上,诱发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并与疾病进展和预后相关。右心衰患者静脉压力增高造成下肢水肿,血流缓慢淤滞,同时心排出量减低使患者体力活动下降等众多因素使心衰患者下肢和盆腔静脉血栓(VET)发生率高,心衰越重,栓塞风 ......

——《心脏病学实践2008---规范化治疗》
书名:《心脏病学实践2008---规范化治疗》
栏目:心脏病学实践2008---规范化治疗 > 第六篇 心力衰竭 > 第59章 心力衰竭抗栓治疗
作者:胡大一 马长生
参编:丁荣晶,高润霖,霍勇,韩晓宁,高炜
页码:48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