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第二节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量减少,使血红蛋白合成不足所引起的贫血,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我国一些调查资料显示,本病多发于妇女和儿童,尤其是育龄期妇女。若以含铁甚少的乳品或谷类为主食,而未及时补充含铁丰富的动物肝脏、肉类等食物,常可导致缺铁性贫血。上述情况下,如果未能及补充足够量的铁,则可发生缺铁性贫血。每失血1ml相当于失铁0.5mg,故每天失血5ml即可发生缺铁性贫血。胃空肠吻合后,食物不经过十二指肠,而十二指肠是吸收铁的主要部位。上述因素都减少铁的吸收而导致缺铁性贫血。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缺铁性贫血发生率 ......

——《乡村医生培训教材》
书名:《乡村医生培训教材》
栏目:乡村医生培训教材 > 第三篇 内科学 > 第五章 造血系统疾病
作者:王问海 朱友明 汪建平
参编:张屏,朱一明,朱剑波,高璐,冯泽珀
页码:14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