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与发病机制】

准确的病理生理,发病机制及其在发病过程中的先后顺序仍未完全清楚,两种主要假说如下:1 .睫状突-晶状体赤道部或睫状突-玻璃体前界面阻滞和房水后潴留。Shaffer首先认识到玻璃体在恶性青光眼(有晶状体眼和无晶状体眼)中的重要作用,他提出如下发病假说:由于房水向后逆流,房水积聚和潴留在玻璃体腔内、后方和两侧(水囊形成),其结果是引起晶状体-虹膜隔或玻璃体-虹膜隔前移、房角闭合和眼压升高。总而言之,恶性青光眼是一种多因素,多机制(混合机制或联合机制)的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在有或没有异常眼部解剖结构的基础上,这 ......

——《临床青光眼图谱》
书名:《临床青光眼图谱》
栏目:临床青光眼图谱 > 第二篇 临 床 各 论 > 第十六章 继发性青光眼 > 第十一节 眼部手术后继发性青光眼 > 四、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恶性青光眼)
作者:叶天才 王宁利
参编:王宁利,叶天才,刘杏,余敏斌,黄丽娜
页码:384-38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