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双氯乙基甲胺(氮芥)

约有50%外用氮芥的患者会出现迟发型细胞介导的皮肤超敏反应,而速发型(荨麻疹样)超敏反应出现的几率要小得多。通过预先静脉注射小剂量氮芥(HN2)以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或通过紫外线(用或不用补骨脂)照射抑制朗格汉斯细胞功能以预防过敏反应的尝试都不完全成功。白人患者长期接受氮芥治疗后,日晒部位的鳞状细胞癌和角化棘皮瘤发病率上升(10%),说明氮芥对表皮肿瘤的形成至少有促进作用。接触性皮炎的发生率非常低:有氮芥过敏史的患者发生率为8%,第一次接触氮芥的患者发生率为0%。Fisher发现一些皮肤科医生在戴橡胶手套 ......

——《费舍尔接触性皮炎》
书名:《费舍尔接触性皮炎》
栏目:费舍尔接触性皮炎 > 第9章 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医疗用品
作者:Robert L.Rietschel Joseph F.F
参编:晋红中,王涛,李峰,苏飞,黄久佐
页码:130-13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