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理生理]第二节 脑死亡后的全身性病理生理改变

脑死亡后交感传出冲动增强,因而循环中儿茶酚胺的水平也显著升高。在脑死亡的动物模型中,循环中多巴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分别增加800%、700%和100%。在体试验显示,脑死亡后15min,后负荷明显降低,3~4小时后心肌收缩力开始下降。一项研究表明,无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发生脑死亡后,89%出现收缩束坏死,这证实脑死亡后心肌损害的普遍性。通过脑死亡动物模型还发现了心肌基因表达的变化,提示脑死亡后出现的心肌功能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与活体移植相比,来自脑死亡患者的器官移植更容易发生严重的急性排异反 ......

——《脑死亡-理论与实践》
书名:《脑死亡-理论与实践》
栏目:脑死亡-理论与实践 > 第四章 脑死亡的病理生理变化及支持性治疗
作者:李舜伟 吴 逊 方 强
参编:赵雅度,陈黎波,杜斌,方强,高山
页码:32-3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