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二、链杆菌鼠咬热

Parker与Hulson于1926年从患者血液分离出念珠状链杆菌,该菌革兰染色阴性,菌体因念珠状肿胀而呈链状,长2~15 μ m,宽0.1~0.5μ m。除了一般细菌鉴定方法,气体液相色谱可获得迅速鉴定结果。典型病例是被家鼠、野鼠、松鼠、实验室啮齿动物所咬或抓伤传染,但捕食啮齿动物的食肉动物,如猫、狗、猪、狐狸、黄鼠狼也可以是传染源。念珠状链杆菌寄生于鼠的鼻咽部,10%~100%的野鼠和实验鼠的鼻咽菌丛内可检出该杆菌。啮齿动物唾液及鼻咽分泌物中的念珠状链杆菌,一般由被咬伤创口侵入人体。偶可因进食被啮齿动 ......

——《感染病学》
书名:《感染病学》
栏目:感染病学 > 第二篇 病原微生物感染 > 第十二章 非性病螺旋体感染 > 第三节 鼠 咬 热
作者:斯崇文 贾辅忠 李家泰
参编:王勤环,王端礼,刘玉村,刘克洲,庄辉
页码:692-693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