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第五节 心房颤动发生的经典机制

早在上世纪20年代,Levis,Garay等[ 3,4 ]就已经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房颤发病机制学说‐折返激动学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确立了对房颤的认识:房颤是由快速、自发的、心房异位灶引起的心动过速,通常只有一个折返环‐即局灶机制。也可以是多个功能性折返环‐即多子波折返机制。主要是以下两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原发灶(异位兴奋灶或者是原发折返环)产生的高频率激动波和心房组织的不应性在空间上的、和时间上的多变性,即产生了颤动样传导。现代的观点认为房颤发生机制是多因素的,不是单一的,单纯用哪一种理论都不可能解释 ......

——《心房颤动--现代认识与策略》
书名:《心房颤动--现代认识与策略》
栏目:心房颤动--现代认识与策略 > 第四章 发生机制
作者:周玉杰 马长生 张 澍
参编:杜新平,张健,胡大一,卜聪亚,马长生
页码:85-8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