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Criley报道了咳嗽复苏术(cough‐CPR),通过每隔1~3秒的咳嗽,成功抢救了8例在导管室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时发生室颤的患者,其中3例患者保持清醒状态达24~39秒,通过咳嗽收缩期动脉压平均达到139.7mm Hg,而传统的胸外按压仅达到60.7mm Hg。证明咳嗽心肺复苏术提供的脑血流足以使人保持清醒状态。咳嗽CPR的发明为胸泵学说提供了重要依据,触发了向心泵学说发起的挑战。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咳嗽心肺复苏术的推荐使用级别为Ⅱ b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