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其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被命名为P1、N1、P2、N2和P3,其中P1、N1和P2属外源性刺激反应波形,而N2及P3属内源性成分。P3被公认为最具代表性的皮层认知电位,最初认为它的潜伏期大多在刺激后300ms而被命名为P300,实际上它多在350~800ms间出现,故仍称P3为宜。又因它是ERP波形中潜伏期最长的阳性波,故也有晚发阳性成分(late positive component,LPC)之称,代表从接受刺激信号到皮层对信息认知加工所需时间。一般说来,ERP反应波群中越晚出现的成分就越能代表皮层对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