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二、发病机制

急性心衰病理生理过程有别于慢性心衰过程,主要在于急性心衰病理生理过程短,机体代偿作用有限。虽有心率增快等交感神经张力增高的表现,但总体上往往处于急性失代偿状态,心房或心室扩大不明显。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病机制为(图6‐3‐。渗出液阻塞气道、支气管黏膜水肿、缺氧诱发的支气管痉挛,均使气道阻力增加和通气功能下降。肺间质及肺泡水肿、肺顺应性的降低、气道阻力升高均导致低氧血症,使小动脉痉挛而右心负荷增加,又因毛细血管内皮受损而促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由于缺氧所致的代谢性酸中毒使心肌收缩力进一步降低,并促使心电不稳定 ......

——《围手术期病理生理与临床》
书名:《围手术期病理生理与临床》
栏目:围手术期病理生理与临床 > 第六章 循环系统 > 第三节 急性心功能衰竭
作者:石汉平 詹文华
参编:丁一娟,缪明永,张建龙,余红兰,徐克成
页码:250-25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