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型人工肝几乎与非生物型人工肝同时起步。20世纪70年代Seglen等对肝细胞的分离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将其发展成完善的原位两部灌流法,使获得高产量的活肝细胞悬液成为可能,为下一阶段以培养肝细胞为基础的生物型人工肝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期出现的膜式血浆分离器及将肝细胞放入流动的血浆再循环池进行物质交换的技术,也为后来生物型人工肝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了以培养肝细胞为基础的新型体外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目前正在进行基础和临床试验的生物型人工肝装置有数种,应用的外源细胞主要有猪原代肝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