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第三节 肝脾胶体显像

颗粒大小适当的放射性胶体,经静脉注射进入血液后,被肝脏内具有吞噬功能的星状细胞所吞噬,且能在其间存留较长时间而不被迅速排出。可通过核医学仪器获得肝脏影像。大多数肝内病变(如肝癌、肝囊肿、肝脓肿、肝血管瘤等)处与正常肝组织不同,不具有星状细胞。因此病变部位失去吞噬肝胶体显像剂的功能,显示为放射性缺损区或减低区。目前常用的放射性药物有99m Tc‐硫胶体和99m Tc‐植酸盐等。放射性核素胶体显像被用于证实肝“占位性病变”的存在,提供对肿瘤大小、位置、手术切除范围的估计以及确定经皮穿刺活检的最适位置。由于病变 ......

——《消化疾病诊断学》
书名:《消化疾病诊断学》
栏目:消化疾病诊断学 > 第一篇 消化疾病实用 诊断技术 > 第八章 核医学技术在消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陈其奎 何兴祥 朱兆华
参编:于钟,于涛,孔健,文卓夫,文艳玲
页码:166-16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