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九)心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

心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停止。导致心搏骤停的病理生理机制最常见为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室颤和室速) ,其次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脏停搏,较少见的为无脉性电活动。心脏性猝死的临床经过可分为四个时期,即前驱期、终末事件期、心搏骤停与生物学死亡。心搏骤停后脑血流急剧减少,可导致意识突然丧失,伴有局部或全身性抽搐,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断续或停止,皮肤苍白或发绀,瞳孔散大,听诊心音消失,二便失禁。心搏骤停发生后,大部分患者将在4 ~ 6分钟内开始发生不可逆的脑损害,随后经数分钟过渡到生物学死亡。因此心搏骤停后应立即 ......

——《整合临床麻醉学》
书名:《整合临床麻醉学》
栏目:整合临床麻醉学 > 第三部分 整合临床麻醉学实践 > 第一章 麻醉医师专业技术能力的整合 > 第一节 心脏基础理论与临床麻醉实践的整合 > 心脏基础理论 > 五、心脏的内科学要点
作者:郑宏
参编:刘进,姚尚龙,邓小明,宣燕,朱素洁
页码:119-12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