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动物实验及离体的神经生理学研究曾发现,在特定的时间给予相应的电刺激,比长期、固定、随机的电刺激更加有效。在20世纪80年代, Psatta通过对新皮层施以钴元素制作癫痫模型,并对致痫灶进行电生理监测,当探测到棘波后,立即进行尾状核5Hz的低频电刺激。上世纪90年代, Durand及其同事在离体实验中发现对致痫区的反应式电刺激能够有效地抑制发作间期异常脑电的发作。动物实验的成功为反馈式电刺激的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只有在准确位置放置探测电极,尽早探测到癫痫发作并且释放电刺激,才能够有效地终止癫痫发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