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类药物均为强效抗心律失常药物(表7‐2a),用于控制其他药物无效的室性心律失常。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三种:氟卡尼(flecainide, tambocor,哌氟酰胺)、替罗帕酮(propafenone,rythmol,普罗帕酮)和乙吗噻嗪(moricizine,ethmozine,莫雷西嗪)。研究表明,心肌梗死后长期应用Ⅰ 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人,其心律失常引起的死亡率比安慰剂对照组高出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