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抗精神病药氯丙嗪(1952)、抗抑郁药阿米替林(1959)和第一个苯二氮类药氯硝西泮相继问世,从1960年到1980年,由于精神药物的不断发展,ECT 的临床应用在逐年下降,但从1980年后ECT 的使用数量再度逐渐增加,Thompson 等(1994)调查发现1986年接受ECT 治疗者超过36000例。 自1980年后,ECT 同时使用心肺功能及脑电图的监测、麻醉剂的应用、合理选择短脉冲的刺激,使ECT 的安全性有了进一步的改善。1988年的1 项研究调查了317个大型城市ECT 应用情况,结果发现,ECT 的使用率在0.4~81.2/10,000 人口,其中,另有36%的地区还没有开展ECT。一些地区经费的短缺,也影响了ECT 的使用,因有些地区贫困缺钱,高额的医疗费用严格限制ECT 的使用。ECT 使用过程中的最大争议是公众、医学院学生、精神科医师和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对ECT 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的信任度。爱尔兰的1 项研究显示,导致ECT 使用率不同最重要的一点是精神科医师对ECT 的看法,医师对ECT 的认识,与治疗的潜在利益无关,还需通过继续教育使医师和公众了解ECT 的优点,从而提高ECT 的使用率。在美国,中上阶层的人群接受ECT 的比例较低社会阶层的人群要高,可能与ECT 在私立医院远比公立医院使用更多、私立医院为改善经济利益对ECT 的管理不严以及心境障碍患者高年龄的比例较高有关。由于电抽搐治疗转向门诊患者,目前更需关心的是降低了费用,增加了持续期和维持期ECT 的使用,是否改善了ECT 的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