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七)常用Ⅰ类抗心律失常药

奎尼丁(quinidine)阻滞Na +通道,与其激活态结合,恢复时间约3s。奎尼丁亦阻滞IKr,血药浓度1 μ mol · L - 1时阻滞INa及IKr,更高血药浓度,可阻滞IKs、IK1以及ICa - L。奎尼丁静脉给药,由于α -受体阻断作用及抑制迷走神经的作用,引起血压下降及心动过速。多发生在有效治疗血药浓度(2~5 μ g · ml -。普鲁卡因胺(procainamide)与奎尼丁相似的电生理效应,但没有抗迷走神经及α -受体阻断效应。丙吡胺(双异丙吡胺,disopyramide),临床使用消旋体,S -(+)丙吡胺的电生理效应和奎尼丁相仿。无α -受体阻断作用,而有明显的抗胆碱作用,故可产生相应的副作用。

……
——《离子通道与心脑血管疾病——基础与临床》
书名:《离子通道与心脑血管疾病——基础与临床》
栏目:离子通道与心脑血管疾病——基础与临床 > 第二篇 离子通道与心血管病 > 第八章 心律失常(基础部分) > 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及作用 > 二、阻滞钠通道的抗心律失常药[9,23,27]
作者:贾宏钧 王钟林 杨期东
参编:陈修,王纪佐,吴博威,贾宏钧,刘立英
页码:200-201
版本:1
出版时间:2000-0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