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概述]第七章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离子通道机制,现状及进展

对致死性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尚缺乏安全有效的药物。近年来,对诱发心律失常的离子通道的理论已有长足的进步。离子通道病又有两个阶段:基础病变,此时无心律失常出现及激活状态时,会出现心律失常。I KS及其他离子通道。药物对离子通道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药物的间接作用是作用于离子通道的上游病变,如脂质膜、跨膜信息、氧化应激以及抑制钠氢交换体‐1及钠钙交换的药物等,抑制离子通道的基础状态,在致病因子作用下向激活态转变,从而控制恶性心律失常的出现。因此,药物的间接作用可能成为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的新靶点。

……
——《心血管药理学新论》
书名:《心血管药理学新论》
栏目:心血管药理学新论
作者:顾振纶 戴德哉
参编:卞卡,王怀良,孙子林,阮长耿,李元建
页码:139-140
版本:1
出版时间:2004-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