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ler等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了柔红霉素处理胰癌细胞,结果发现柔红霉素的致癌性与p21蛋白质的表达有关。Chevlier等利用非基因毒致癌剂荼酚平(nafenopin)和表皮生长因子(EGF)来处理鼠原代肝细胞。结果两者都能诱导DNA合成,EGF通过其受体作用,而荼酚平则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起作用,两种处理组细胞蛋白质组所发生的变化是不同的,结果表明蛋白质组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促有丝分裂途径。蛋白质组图谱库的建立方便了新候选药物与工具药物蛋白质组的比较,早期毒性标志物的发现可以提示进一步的研究和利用这些毒性特性来优化先导化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