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硫喷妥钠

硫喷妥钠于1934年应用于临床,迄今为止已有60周年,但仍不失为主要的静脉麻醉药物。因而使其出现“超短效”作用的原因并非在体内迅速分解或排出体外,而是向脂肪移行的结果,又因储存在脂肪中的硫喷妥钠再缓慢释放,使患者苏醒后又有较长时间的睡眠。硫喷妥钠极易通过胎盘,注药后三分钟胎儿血内就能达到高峰浓度,故剖宫产不宜用硫喷妥钠。插管时麻醉硫喷妥钠与琥珀胆碱配合施行是气管内插管时常用的麻醉方法,但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插管困难的病例慎用此法,因患者在用药后意识消失,易引起呼吸道堵塞使气管插管更为困难。贫血、营养不良和低血浆蛋白患者会因硫喷妥钠与血浆蛋白结合减少,使其作用加强,时效亦延长。

……
——《实用口腔药物学》
书名:《实用口腔药物学》
栏目:实用口腔药物学 > 第六章 全身麻醉药 > 第三节 静脉麻醉药
作者:尹音 王峰
参编:
页码:300-302
版本:1
出版时间:2006-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