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药典》 ( 2005年版)谓萆薢: “利湿去浊,祛风通痹” ,中华本草》谓:“祛风湿,利湿浊” ,七版《中药学》谓: “利湿去浊,祛风除痹” 。2 .规范化建议应将萆薢功效规范成“利湿浊,祛风湿” 。厥阴主筋属风,阳明主肉属湿,萆薢之功,长于去风湿,所以能治缓弱顽痹、遗浊、恶疮诸病之属风湿者。入胃祛湿,故能理浊与疮之病” ,亦即祛风湿、止痹痛及利湿浊之功。小结:从上述可知,不论文献记载、常用方剂还是现代研究,均难以认定本品有“祛风”的功效。故其“祛风除痹”或“祛风通痹” ,可能是为照应中医药“四言”功效术语常套形式而定。因此似应将萆薢的“祛风除痹”功效规范成“祛风湿”为妥,且更为言简意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