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速览]第六节 肝豆状核变性的合理用药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其特征是过多的铜沉积于体内,特别是沉积于肝、脑、肾、角膜等器官,导致这些器官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肝硬变、肢体震颤、肌强直、构音困难、精神症状及特征性的角膜色素环。本病若得不到有效治疗,则最终死亡。肝豆状核变性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受累基因与铜代谢紊乱有关,与位于染色体的酯酶D基因与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紧密连锁。肝豆状核变性早期,肝脏出现脂肪变,胞核有糖原充填,随后有片状坏死、淋巴细胞浸润,板块状有界限的侵蚀,实质萎缩和纤维化,最后发展为坏死后性肝硬化。中西医结合疗法、肝移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国内外均有报道。

……
——《免疫风湿病合理用药》
书名:《免疫风湿病合理用药》
栏目:免疫风湿病合理用药 > 第十六章 代谢相关风湿病的合理用药
作者:苏厚恒 孙玉安
参编:
页码:304-306
版本:1
出版时间:2004-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