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一、药源性肝损害的机制

药物所致肝损害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为药物本身对肝脏的损害,二为机体对药物的特异质反应。通过此途径引起肝损害的药物称为直接肝毒剂或真性肝毒剂、可预测性肝毒剂,其导致的肝损害又分为两型: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由遗传因素或特异质导致的代谢异常性中毒性肝损害,常无皮疹、发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变态反应的临床表现。再次给药时复制出的表现出现时间也稍晚,而免疫介导的药物性肝损害表现则会迅速出现。临床上常见的能引起肝损害的药物见表2‐3:表2‐3常见引起肝损害的药物。

……
——《肝脏疾病合理用药》
书名:《肝脏疾病合理用药》
栏目:肝脏疾病合理用药 > 第一篇 肝脏与药物 > 第二章 药物在肝脏中的代谢 > 第二节 药源性肝损害
作者:宣世英 王少华 孙 樱
参编:陆伦根,田字彬,张媛媛,王少华,边城
页码:34-37
版本:1
出版时间:2008-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