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像埃博拉病毒这样致命的病原体,在伦理上不能进行疫苗有效性的人体观察,所以美国FDA于2002年制订了一个新规则,即联邦法规第314和601条,允许批准通过适当的动物研究获得有效性证据的生物制品。如果一种新制品的有效性能够通过可预测人类相关反应的动物模型试验得到证实,则该制品可被批准上市,无需进行人体有效性观察。被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石蟹猕猴就是一种可满足疫苗注册要求的动物模型,因为它的病程、病理生理学特点和临床症状都与人类埃博拉病毒感染极其相似[ 2 ] 。因此,这种非人灵长类感染攻击模型最适合用于开发潜在的人类候选疫苗。DNA以4mg剂量接种3次,每次间隔1个月,显示出了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8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