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解剖学&组织学](一)DNA探针的制备和标记

双链DNA分子的一条链有切口时,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可把核苷酸残基加到切口处的3 ′羟基端。由于高放射性活度的核苷酸置换了原来的核苷酸,可合成较高放射活性的DNA探针。将待标记的DNA探针片段变性后与随机引物杂交,以此杂交的寡核苷酸为引物,在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大片段(Klenowlargefragment,此酶不具有5 ′ → 3 ′外切核酸酶活性)的催化下,合成与探针DNA互补的DNA链,使用[ a‐32P ] d ATP前体。制备单链DNA探针常用的方法是用M13噬菌体载体合成单链DNA探针。4)本法主要适用于M13噬菌体的DNA片段的标记。

……
——《老年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
书名:《老年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
栏目:老年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 > 第三篇 延缓衰老药物的研究方法学 > 第二十七章 抗衰老药物研究方法学 > 第二节 抗衰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及方法 > 二、探针的制备和标记
作者:张洪泉
参编:卜平,王蕾,印大中,冯永山,田河林
页码:977-980
版本:1
出版时间:2010-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