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缺乏维生素C可导致坏血病,但直至1928年Szent‐Gy ōrgyi才从卷心菜和肾上腺中分离出它的纯品,因为它有防治坏血病的功能,故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桃子、桔子、橙子、番茄、鲜枣、辣椒等中维生素C含量丰富,中草药如山楂、苍耳子和松针等中含量亦很高。植物组织中含有抗坏血酸氧化酶,能催化新鲜食物中的维生素C氧化成无活性的二酮古洛糖酸,因此,食物中所含维生素C常在干燥、久存和磨碎过程中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