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二、非病毒介导途径

即通过物理法、化学法或融合法直接将目的基因导入体内。与病毒载体相比,直接转移法可避免重组病毒包装过程中产生的野生病毒污染和免疫反应,具有安全、操作简单、插入容量不受限制及可通过物理方法实现靶向性转移(如基因枪)等优点。但是直接导入的DNA通常难以整合入基因组,基因表达存在不稳定性,且在非分裂细胞中基因的转染效率不高,使其应用受到限制。迄今为止,在基因治疗研究中所用的非病毒基因转移法有DNA直接注射法,磷酸钙转染法、电穿孔法、颗粒轰击技术、脂质体介导的DNA转移法,受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法等。近年来有报道将多聚赖氨酸与抗腺病毒的抗体相连,然后与腺病毒结合。本法多难以在体内实现,故本文不作叙述。

……
——《神经系统疾病药物治疗学》
书名:《神经系统疾病药物治疗学》
栏目:神经系统疾病药物治疗学 > 第一篇 神经系统药物 > 第十六章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 > 第五节 中枢神经系统基因转移的方法和实施途径
作者:匡培根
参编:万新华,于世英,于生元,于美娟,马维亚
页码:208-209
版本:2
出版时间:2008-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