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方法最初由Szoke和Papahadjopoulos [ 5 ]于1978年提出,通过逆向蒸发的方法制备出内水相大、包封能力高的脂质体。水相体积/磷脂比值大约比小单室脂质体高30倍,比多室脂质体或手摇法制得的泡囊高4倍。此法的主要缺点是被包封物质暴露在有机溶剂中,有时可能会导致蛋白质变性。逆向蒸发法的基础是形成“反胶束”,也就是单层磷脂稳定分散在大量有机溶剂中的小水滴。制法总则:将磷脂等膜材溶于有机溶剂,如三氯甲烷、乙醚等,加入待包封药物的水溶液(水溶液∶有机溶剂= 1 ∶ 3~1 ∶。当大部分溶剂被蒸除后,体系逐步形成高黏度胶体,当磷脂浓度很低时(脂质浓度低于7.5μ mol)或脂质中不含胆固醇,相转化过程不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