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二、对血吸虫代谢的影响

日本血吸虫雌、雄虫经吡喹酮1及10 μ g · ml - 1作用2~8 h后,雄虫的糖原含量明显减少,雌虫的糖原含量减少20%~40%,但与对照组的差别不显著。将上述经吡喹酮作用4 h的雌、雄虫移置于不含吡喹酮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4~18 h,除吡喹酮10 μ g · ml - 1组的雄虫外,其余组的雌、雄虫糖原含量、[ 1‐14 C ]葡萄糖的摄入量及[ 1‐14 C ]葡萄糖掺入虫的糖原量皆有明显恢复或已接近对照水平。正常合抱的雌、雄虫在含0.1%葡萄糖的台氏液中培养2 h,每对虫的糖原含量为10.4μ g±0.7μ g。结果表明,在体外,吡喹酮不仅抑制虫对葡萄糖的摄入和糖原的合成,而且还促进虫的糖原分解(肖树华等1981d)。

……
——《抗蠕虫药吡喹酮的研究与应用》
书名:《抗蠕虫药吡喹酮的研究与应用》
栏目:抗蠕虫药吡喹酮的研究与应用 > 第二章 吡喹酮的药理作用 > 第九节 抗血吸虫作用机制
作者:黄一心 肖树华
参编:陈名刚,管晓虹,黄一心,梁幼生,钱承贵
页码:109-113
版本:1
出版时间:2007-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