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一、抗抑郁药物的分类

TCAs 包括丙米嗪、阿米替林、多塞平、氯米帕明,马普替林属四环类,但其药理性质与TCAs 相似。改进的MAOIs 药物对MAO 两个亚型有选择性,且对MAO 的抑制作用具有可逆性,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不会引起高血压危象即“乳酪效应”,其代表为吗氯贝胺。 主要药理作用是选择性抑制5‐HT 再摄取,使突触间隙5‐HT 含量升高。对急性期和长期治疗的疗效,与TCAs 比较具有高度安全性和耐受性,心血管系统的安全性高,对焦虑症状的疗效好,对老年患者的疗效好、耐受性和安全性高,成为在全球公认的一线抗抑郁药物。 代表药物为安非他酮,其抗抑郁疗效与TCAs 相当,并可减轻对烟草戒断症状的渴求,可用于戒烟。NaSSAs 主要通过阻断中枢突触前NE 能神经元α2自身受体及异质受体,增强NE、5‐HT 从突触前膜的释放,增强NE、5‐HT 传递及特异阻断5‐HT 2、5‐HT 3受体,此外对H 1受体也有一定的亲和力,同时对外周NE 能神经元突触α2受体也有中等程度的拮抗作用。 代表药物为噻奈普汀(tianeptine),是一种作用机制不同于现有抗抑郁药的非典型药物,其药理作用独特,可增加突触前5‐HT 的再摄取,增加囊泡中5‐HT 的贮存,且改变其活性,使突触间隙5‐HT 浓度减少,而对5‐HT的合成及突触前膜的释放无影响。 目前世界上广为应用的是贯叶连翘(圣·约翰草),其活性成分是金丝桃素,具有多种抗抑郁机制,同时抑制突触前膜对NE、5‐HT 和DA 的重吸收,使突触间隙内三种神经递质浓度增加,同时还轻度抑制单胺氧化酶和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从而抑制神经递质过度的破坏。

……
——《精神药理学》
书名:《精神药理学》
栏目:精神药理学 > 第四篇 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学 > 第二章 抑郁障碍的治疗 > 第三节 抗抑郁药物的分类及常用抗抑郁药物
作者:江开达
参编:江开达,李晓白,司天梅,崔东红,方贻儒
页码:706-707
版本:1
出版时间:2007-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