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立替康(irinotecan)常用于治疗多种实体瘤,如结肠癌和肺癌。在体内需要被羧酸酯酶转化为活性的SN‐38,后者能抑制拓扑酶Ⅰ而显抗瘤活性。腹泻和白细胞减少症是依立替康的剂量限制毒性,与形成过量的SN‐38有关。UGT1A1表达个体差异变化很大,体外研究表明,在SN‐38葡萄糖醛酸化过程中,个体间UGT1A1活性差异达17~52倍,病人对依立替康反应的差异与葡萄糖醛酸化程度有关。使用依立替康后,导致活性代谢物SN‐38蓄积,产生腹泻和白细胞减少症(图16‐。吉尔伯特综合征也与TA7/TA7基因型有关,患者使用依立替康可能会使毒性增加。其他编码CYP3A或羧酸酯酶基因的多态性也可能影响依立替康的代谢,改变SN‐38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