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著名药动学专家Paalzow开创了给药后详细地同时观测、记录、绘制与分析血药浓度‐药效(C‐E)曲线图的方法。亦即静注后,血液室药物浓度渐降,而药效却先升后降,即药效的出现滞后于血药浓度,表明效应室在外周室。因在开始的分布相内外周室药量是上升的,故效应也加强,而在消除相内外周室药量呈现下降,故效应亦下降。当到达血药浓度下降期,药效随血药浓度下降也渐降至零,但与血药浓度上升期比,下降期内同样的血药浓度所对应的药效却降低了,以致C‐E经时轨迹出现了下降段偏离开上升段轨迹的顺时针走向。这种情况只能表明受体对药物产生了耐受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