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洛利化学结构与三氨蝶啶不同,属吡嗪类化合物,化学结构中有吡嗪核和胍基。阿米洛利利尿作用部位和作用机制同氨苯蝶啶,主要抑制远曲小管和皮质集合管主细胞Na +再吸收和K +向管腔分泌。阿米洛利和氨苯蝶啶等均可产生留钾排钠性利尿作用。近年发现在人体生物细胞膜广泛存在着一类Na +‐H +交换蛋白,阿米洛利通过对Na +‐H +交换蛋白的抑制作用,减少Na +内流,继而减少Ca2 +内流,对缺血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约50%原形药经肾脏的有机碱分泌系统进入肾小管达到其作用部位,并从肾脏排泄。作用维持22~24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