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及其代谢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广泛,蛋白结合率约99%。部分的药物分子有亲脂肪特性而贮存于脂肪中,从而延长本品的作用时间。本品为一种典型的氮芥类烷化剂,通常剂量下其毒性较其他任何氮芥类药物小。对增殖状态的细胞敏感,特别对G1期与M期的作用最强,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淋巴组织的选择优于氮芥。2 ﹒非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网状细胞肉瘤、绒毛膜上皮癌。2 ﹒间歇给药0.4mg/kg,每4周1次,增加至1.5~2.0mg/kg,每月1次,可不产生骨髓毒性。恶心、呕吐较氮芥轻,患者易于耐受。2 ﹒对晚期淋巴瘤先用氮芥治疗后,用本品维持可延长缓解期,待进一步临床观察疗效。2.5mg纸型片:每格2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