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二、锥体外系不良反应(Extrapyramidalsymptoms,EPSs)

EPSs的产生是由于抗精神病药明显阻断了黑质-纹状体的多巴胺(D2)受体,使得该部位多巴胺能神经元对尾状核胆碱能神经元的抑制作用丧失,后者随之处于相对兴奋状态,进而出现类帕金森综合征表现。一般而言,与成年人精神障碍相比,儿童、青少年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后更容易出现EPSs。在常用的抗精神病药中,氯氮平和喹硫平极少引起EPSs。据报道,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氯氮平不仅罕见迟发性运动障碍等不良反应发生,它甚至能够减轻一些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的异常不自主运动。其他对迟发性运动障碍可能有效的药物包括丁苯那嗪、锂盐、维生素E、金刚烷胺或选择性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如司来吉兰selegiline)等。

……
——《儿童青少年临床精神药理学》
书名:《儿童青少年临床精神药理学》
栏目:儿童青少年临床精神药理学 > 第七章 抗精神病药 > 第七节 抗精神病药主要不良反应
作者:杜亚松
参编:李雪荣,苏林雁,黄继忠,王民洁,方贻儒
页码:173-178
版本:1
出版时间:2011-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