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McLean首先发现肝磷脂体有抗凝作用,1918年Howell等研究了这种肝磷脂体的性质,当时认为来自肝脏,故命名为肝素,亦称未级分肝素(unfractionatedheparin,UFH)、标准肝素(standardheparin)、天然肝素(native heparin)、普通肝素。肝素是动物组织中的活性物质,来源于肥大细胞中的嗜异染性颗粒,故肥大细胞又称为肝素细胞(heparincell)。肝素进入机体后,通过三条途径进行代谢和消除:其一是快速与血管内皮细胞结合,亲和力随肝素分子量和硫酸含量增加而增大,结合的肝素再释放到血循环中,释放的肝素,其抗F Ⅹ a/抗F Ⅱ a比值增加,表明肝素经过内皮细胞处理而成为低分子量肝素(LMWH),因此内皮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