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2.真菌性眼内炎(mycoticendophthalmitis)

病因:引起眼内炎的真菌有头孢子菌、烟曲霉菌、白色念珠菌、新隐球菌和毛霉菌等,其中以毛霉菌感染最为严重。真菌性眼内炎以外因性者如内眼手术或外伤后较多见,亦有内因性者。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较长,眼部手术或外伤后3天、1周或数周出现较轻的自觉症状,偶感眼痛,有较轻的深充血或混合充血,可有较少的前房积脓,炎性浸润多局限于前房,常位于瞳孔区,或在玻璃体前部,出现分散的灰白色小脓肿,但亦有类似细菌性弥漫性眼内炎的病例。近年来对严重的眼内炎,采用玻璃体切割术并眼内注射药物,可望获得较好的疗效。

……
——《临床药物治疗学》
书名:《临床药物治疗学》
栏目:临床药物治疗学 > 第十九章 眼 科 疾 病 > 第二节 眼科常见疾病药物治疗 > 一、眼部感染性疾病 > (二)眼内炎
作者:程德云 陈文彬
参编:曹钰,陈德珍,陈文彬,陈晓平,陈玉成
页码:606-607
版本:4
出版时间:2012-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