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原在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AngI),后者在ACE的作用下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I(AngII),AngII与AngII受体(AT受体)相互作用产生药理作用,AngII的心血管作用由AT1受体介导。最初发现的AT受体拮抗剂为沙拉新(saralasin),因是肽类化合物不能口服,作用时间短以及部分激动活性,限制其临床应用。后来研制成功一类对AT1受体有高度选择性的非肽类的拮抗剂,具有与ACEI一样的活性,可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并在临床应用。根据已上市沙坦类药物的结构特点,可以总结出该类药物的构效关系如图4‐15:图4‐15沙坦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
——《临床药物化学》
书名:《临床药物化学》
栏目:临床药物化学 > 第四章 循环系统药物 > 第四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作者:翁玲玲
参编:王润玲,吕子敏,杨晓虹,陈有亮,赵桂森
页码:119-121
版本:1
出版时间:2007-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