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速览]1﹒5 细菌的耐药机制

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已近30年,耐药菌株逐年增加,这一问题已引起普遍关注。近年通过对耐药菌株基因的深入研究,认为喹诺酮类耐药机制属于染色体耐药型,细菌耐药性产生主要系由于DNA螺旋酶基因突变和膜通透性改变所致。通过对10株耐药喹诺酮的gyrA突变株的基因核苷酸分析,表明耐药性是gyrA蛋白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即第67‐106个氨基酸区域内(尤其是Ser‐。但革兰阴性菌膜通透性改变除gyrB突变外还存在其它机制,如大肠杆菌染色体基因簇mar RAB的改变也使其对广泛的抗菌药包括氟喹诺酮、四环素、氯霉素和β‐内酰胺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至少对前二者的耐药性涉及外排机制。曾经认为喹诺酮通常不受质粒介导耐药的影响。

……
——《中华临床药物学》
书名:《中华临床药物学》
栏目:中华临床药物学 > 第30章 合成药的抗菌药物 > 第1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 1﹒喹诺酮类药物概述
作者:徐叔云
参编:卞如濂,王浴生,王子厚,王钦茂,史轶蘩
页码:371-372
版本:1
出版时间:2003-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